湖南湘西:涉企执法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

  高水平的行政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保障。今年以来,湖南省湘西州聚焦涉企执法中存在的“主体不规范、检查频次高、执法标准不统一”等突出问题,通过系统化改革、精准化施策,构建起权责明确、公平公正、透明高效的规范化执法体系,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。 

  规范检查程序 实现“无事不扰” 

  为解决涉企检查频次过高、多头执法等问题,湘西州创新实施“年度检查计划+动态报备”机制。要求各执法部门在年初制定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,并向司法行政部门备案。严格执行清单管理制度,凡未列入清单的检查事项,一律不得擅自开展,确保每次检查都于法有据、程序规范。 

  同时,全面推进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,将原先多个部门分散检查整合为“一次检查、全面体检”的联合执法模式,通过“扫码入企”等信息化手段,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、可追溯,既提高了执法效率,又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。 

  据统计,今年全州备案的涉企检查计划较去年压减30%,实施跨部门联合检查184次,市场监管、住建等重点领域行政检查数量同比分别下降48.2%和46.06%,企业迎检负担得到有效缓解。 

  提升执法温度 践行“过罚相当” 

  湘西州在执法实践中始终坚持法治原则与人文关怀相结合。2024年3月,某县城超市因销售的“精品茄子”抽检不合格被处以高额罚款。经县司法局执法监督,发现该案涉案货值较低、当事人属初次违法且无主观故意,随即发出监督意见书,督促执法部门依法重新处理,切实体现了“过罚相当”原则。 

  全州大力推行“721”工作法,即70%问题用服务解决、20%用管理规范、10%用执法兜底。州本级26家执法单位公布366项“首违不罚、轻微免罚”事项清单,累计办理免罚轻罚案件3500余件,为企业减负1752万余元。创新实施“三书同达”机制,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,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,助力企业及时修复信用、规范发展。 

  “现在执法部门既严格执法,又暖心服务,真正做到了为企业保驾护航。”湖南某公司董事长张春雨深有感触地说。目前,全州已建立企业帮扶机制,组织33家律师事务所结对服务104家企业,通过“企业诉求直通车”等平台及时回应企业关切,执法工作满意度持续提升。 

  严格多维监管 根治“执法乱作为” 

  湘西州着力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执法监督体系。今年3月,某县司法局在接到群众投诉后,发现县自然资源局存在行政不作为问题。在发出监督意见书未获落实的情况下,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纪委监委,体现了监督的刚性和威力。 

  州司法行政部门与纪委监委建立线索移送、信息共享机制,联合州人大监司委开展案卷评查与执法评议,将规范涉企执法纳入州委巡察重点,形成了监督合力。通过案卷评查,全州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52个,各部门自查问题240个。 

  同时,搭建“线上+线下”监督平台,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联系点制度,联合纪委监委、工商联等部门开展走访暗访,举办“政企面对面”等活动,构建起“全方位、无死角”的监督网络,确保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 


最新动态